編者按: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演出場館設備專業委員會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專業音響·燈光·樂器及技術展覽會”期間首次推出了“專家看展會”活動。每年的展會都成為眾多知名企業全面展示實力與競爭力的舞臺,一些年度新品都選擇在展會上進行首次亮相,它們代表了行業最前沿的產品和技術水平。專業委員會共組織了近20名專家對燈光、音響、舞臺機械方面的展品進行了考察,通過對新產品、新技術的了解,分析行業的新氣象及未來發展趨勢。6月5日,展覽會專家調研座談會召開,專家們將考察情況進行了總結并整理成文,現刊發于此,供各位讀者參考。
本次專家調研考察活動,旨在通過調研,掌握行業發展的前沿信息,為產品品質的提升、為行業的發展獻計獻策。專家們每天到展館內參觀,與參展企業的技術人員進行交流,著眼新產品、新技術的亮點,尋找國內外產品的差距,敏銳捕捉行業的發展動向。通過調研,專家們對展覽會和展品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綜合專家的觀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展覽會規模空前,人氣旺
展覽會的態勢顯示了行業發展的空前鼎盛,也顯示了協會為行業發展所進行的服務、協調、組織、引導工作的卓越成效。展覽會無疑為參展商提供了推出創新產品與技術、充分展示實力的平臺;為企業家提供了捕捉商機、再謀發展的契機;為用戶提供了開闊眼界、充分了解產品技術特性、謀劃優選的場所;為專業人員提供了交流學習、獲取最新技術、捕獲最新信息的機會。展覽會已成為每年一度的行業盛會,其形勢既誘人也逼人,參展企業和主辦方只能不斷推出新的創意,再創輝煌。
二、專業燈光國內產品備受矚目
通過此次參觀調研,一些專家發現本次參展的音響、燈光國外公司與往年相比并不多,甚至數量有所下降,其展位規模也呈萎縮的態勢。與國外參展企業相比,國內音響、燈光企業參展踴躍,展位非常緊張。雖然國內產品與國外產品相比還談不上平分秋色,但是國內的產品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1. 電腦燈
電腦燈是國內近年來發展迅速的產品,品種多、產量大、出口多、企業規模大、與國外差距較小,“珠江”XL勁能系列和“彩熠”的FINE2000系列在功能上、工藝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代表了國內當前的最高水平。其他中小企業也各有特色。
電腦燈最初主要是用于娛樂演出,經過多年的發展,也在戲劇舞臺上得到應用,但兩者有所區別。目前,戲劇舞臺的燈具自動化漸成趨勢,國外在這方面發展也不是太快,但已有ETC的Source 4 Revolution和ABD 的WARP等產品,國內現有這么好的電腦燈生產基礎,應該能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多年來我們基本上都是跟著國外走,甚至仿造,我們能否在這方面走在前面呢?希望有遠見的企業家能在這方面有所思考。
2.常規燈具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常規燈具的發展都不快,并且燈具在發展過程中基本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但是,國產燈具在光學性能和工藝等方向與國外產品相比差距還是明顯的,在追光燈方面更是難以相比。其原因恐怕是常規燈具價格低,廠家不愿加大投入。國外有些燈具做工之精細令人折服,如日本丸茂、日本牛尾光源(Ushio Lighting)的追光燈在功能上、操作上都屬上乘。國內的廠家還需加倍努力,高端市場目前需求不是很大,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需求肯定會增加。同時廠家要積極“向外看”,只要面向國際市場,高端產品何愁無知音。
3.燈光控制系統
在燈光控制系統中,可控硅調光器產品是國內產品的強項之一,在性能上、功能上都接近國外先進水平。正弦波調光器雖已有個別企業在研制或生產,但還屬起步階段,有的是為國外OEM,有的雖是自行開發,但技術上缺乏前瞻性。
在燈光控制系統中,控制臺一直是個薄弱環節。常規燈控制臺差距大,電腦燈控制臺差距更大。由于控制臺開發涉及對燈光控制規律的深入了解,投入大、收益慢,急功近利的心態是無法開發出好控制臺的。這次展覽會上,“河東”公司展出了新開發的常規燈控制臺,“新舞臺”公司展出了RGB電腦燈控制臺,雖然性能有待在實際應用中檢驗,但畢竟已經有企業開始投入資金、自主開發。
從本次展會也可以發現,不少小企業在從事控制臺生產,特別是出現不少“珍珠2000”、“珍珠2004”的仿制品,這種現象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雖然只是仿制,但畢竟有人開始從事這一領域的工作,當年電腦燈的發展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希望控制臺能像國內的電腦燈一樣走向輝煌;讓人擔憂的是,廠家可能只是為了追求短期利益,產品的生產僅停留在仿制的水平上,沒有更大的技術突破。
三、專業音響國內外產品仍有差距
1. 揚聲器系統
國產揚聲器系統的品牌、種類、產量都非常多,包括全音域音箱、低音音箱、線性陣列等。近年來,國內音響生產廠家的實力不斷壯大,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涌現了一些發展較好的企業和品牌。例如,“三基”公司的貝塔斯瑞系列和“銳豐”公司的LAX系列產品,基本代表了國內當前的較高水平。
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比,國產音箱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自主創新還不夠,核心技術水平還不高,基礎工藝、制造水平上還有差距。相比而言,國外的一些音響廠家的技術水平仍在不斷提高,很多國際知名品牌的技術儲備充分,不斷有新產品問世。國內音響生產企業要想趕超世界水平,不能停留在仿造的階段,必須加大投入,從基礎研究入手,真正走開發生產的道路。這樣,我們才不僅僅是音響產品的生產大國,而是真正向音響強國的行列邁進。
2. 調音臺
在此次展覽會上,國內一些企業推出了自己研制的調音臺,這一點是可喜的,說明這些企業敢于挑戰。從現場實際展品看,外觀工藝水平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制造水平可以說直追國際知名產品。但是在性能指標上與國際知名產品還有較大的差距,這也許要生產企業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潛心鉆研。
本次展覽會展示了很多國際知名品牌推出的新產品。YAMAHA公司的“M7CL數字調音臺”為模擬接口,也可以通過轉換箱改成數字接口,現在多數數字臺均為這種模式,這與音響專業還沒有真正進入數字時代有關;YAMAHA的“LS9數字調音臺”擁有第二層通道處理能力,可以用來控制最多16或32路附加通道的數字音源或外接前置放大器的音頻輸入,無需在功能和音質之間取舍。此外,還有“ALLEN & HEATH iLive數字調音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會議系統
國內會議系統生產企業近年來飛速發展,技術水平可以與國外產品抗衡。一些國內企業的產品已經以自主品牌出口到歐美發達國家。
此次展會上,深圳市臺電實業有限公司的“TAIDEN HCS-4100全數字會議系統”采用了獨創的MCA-STREAM數字處理和傳輸技術,可以使用一條6芯電纜同時傳輸64種語言和各種信息,擁有所有發言者獨立錄音功能,代表單元具有雙傳聲器輸入功能,可外接領夾傳聲器等新的技術亮點。北京博捷音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會議傳聲器,從工藝造型、電聲性能到性價比一直受到國內用戶的好評。
國外的會議系統產品也在不斷創新和完善。德國森海塞爾(SENNHEISER)公司的“SDC8200數字會議系統”中的SDC 8200 DV數字代表單元帶5個表決鍵(通常為3個)及智能卡插槽;日本鐵三角公司(Audio-Technica)的無線會議系統采取了防手機干擾的技術措施,為用戶帶來了方便。
4. 公共廣播系統
公共廣播系統屬于音響行業中的分支,近年來發展非常快。
國內的公共廣播系統企業以廣州迪士普公司為代表。迪士普(DSPPA)的公共廣播系統實現了全數字化傳輸,以局域網為主要媒介,亦可在互聯網上使用,可設置128個分區,每個分區最多可設200個廣播終端。
四、國內舞臺機械產品性價比高
由于產品特點等原因,舞臺機械方面的參展商不多,尤其難以展出實物。專家們在觀展之后也有很多體會。
1. 國產舞臺機械在大型場館的裝備已占主導地位
從國內幾家大的設計院所介紹的資料來看,近年來國產舞臺機械在大型場館的裝備已占主導地位,其優勢是:與國外相比性價比較高,技術上也緊跟國際先進水平,在每年新增的工程項目中都有新的技術應用或先進技術的再創造應用。
升降設備的傳動結構由傳統的螺桿、齒條、剪撐、鏈條等結構過渡到大螺旋、剛性鏈、低噪聲精密滾子鏈以及自主知識產權的柔性齒條等結構以后,又向高速低噪聲鋼絲繩、新型結構或改進結構的剛性齒條鏈、精密空心絲杠、凸輪斜面剪撐組合型等結構拓展。平移設備的結構由拖線的自行式、鋼絲繩或鏈條牽引式、摩擦傳動式以及絲杠推動式等結構向剛性鏈推拉式、滑線輸能無線遙控式及蓄電池驅動無線遙控式等結構拓展。吊掛設備由簡單的卷揚機構向更加完善的安全、檢測及低噪聲驅動機轉變。控制系統由初期的計算機工業自動化控制向更加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
此外,設備的配置更加注重安全、環保、人性化的設計。例如:防剪切防擠壓、防松繩防跳繩、防超載防超速、防電磁干擾、警示提示、冗余備份、減振防噪以及檢測傳感等等設計更加完善、實用。還有許多具體設備結構上的變化及進步不勝枚舉。
2. 技術相差無幾,工藝有待提高
將以往所了解的國內外舞臺機械技術和此次展會獲得的信息相比較來看,在舞臺配置方案、設備結構技術、控制檢測技術等方面,國內幾家大的設計院、所的水平已與國外先進技術相差不是很大。就是說,國際上行業內先進的技術我們基本都用到了。
要說差距,那就不是在具體的技術層面上了,首先是在高一層次的設計理念上。當前國際上對產品設計的主流趨勢應該是更加關注安全、環保、人性化。我們過去的機械產品首先是滿足功能和最低限度的安全要求,現在已有很大的改變(如幾家大的設計院、所已經基本做到的那樣),但和發達國家相比,這方面還有不少差距。例如,許多細節的設計還沒有考慮操作者的感受、演出人員的感受、維護維修人員的感受以及周邊相鄰人員的安全防護等等;有些設備結構的實用性、方便性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些細微的改進在技術上都是容易辦到的,當然有些需要增加成本,而目前現狀主要是設計的理念還沒有達到一定的境界。
要實現設計理念的轉變只靠設計人員的力量是不夠的,關鍵是企業領導者經營理念的轉變。
國內舞臺機械設備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另一差距就是制造工藝,以及制造工藝所導致的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舞臺機械設備的加工制造大多都是單件或小批量的生產形式(電機、減速器等配套件除外),所以,工藝都是通用的技術手段,極少用到專用的加工設備及技術,故其質量不能保持穩定。發達國家用到柔性加工、智能控制的多功能工作母機以及CAD/CAM制造系統等先進的工藝技術,目前國內舞臺機械生產尚難達到。盡管如此,此次展覽會上還是有一些制造精良的設備樣品如吊機驅動、控制臺等由國內大企業展出。但大多數工程實際中的設備制造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這些方面有待于同行進一步探討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