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高畫質正成為人們彩電消費的主要訴求熱點,代表著高畫質的高清數字電視也隨之誕生。據介紹,高清數字電視之所以能帶來高畫質,主要是因為它采用數字信號傳輸,從電視節目的采集、制作到傳輸,再到用戶終端的接收,全部實現數字化。依此來看,高清數字電視的發展應該如火如荼,但是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高清數字電視市場的發展狀況卻不夠樂觀。信號干擾、高清節目源限制、偽高清電視魚目混珠、運營商壟斷等,都將高清數字電視推到了尷尬的境地。
開機慢、費用高、節目少,消費者頗多煩惱
三網融合正在試點實施,聯系各個終端的數字信號成為關鍵一環,彩電市場標清、高清產品相繼面世,為數字信號的全面覆蓋提供了運行平臺,數字時代的大幕正在拉開,彩電業也在向數字電視時代加速邁進。然而,當消費者滿心歡喜地準備迎接數字電視帶來的高清享受時,卻一次次遭受打擊。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北京各個小區陸續為市民免費更換高清機頂盒。高清普及本來是一件好事,然而煩惱也隨之而來——成本之困導致免費的硬件問題多多,收看資源有限又讓高清成為雞肋。
有不少消費者反映,雖然更換了高清機頂盒,但使用過程中卻發現有各種問題存在,其中最普遍的有兩種:一是機頂盒沒有開關,無論是否收看電視節目,機頂盒都處于開機狀態,導致機頂盒過熱,而一旦切斷電源,再次啟動機頂盒又要等待很長時間;二是有的機頂盒盡管有開關,但每次啟動也都需要長時間等待。
不少消費者向運營商提出了更換質量好、帶開關的高清機頂盒,但運營商表示都是統一的產品。也有消費者希望將高清機頂盒換回以前使用的標清機頂盒,但遭到運營商的拒絕,理由是高清普及進程不能倒退。
2009年8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促進高清電視發展的通知》,要求有線數字網絡要支持高清頻道的發展,切實做好頻道接入和用戶服務工作;地面無線播出的高清頻道不得加密、不得收費。然而高清電視內容匱乏,僅有的幾個高清頻道根本不足以成為消費者高價購買高清機頂盒的動力。于是,在北京市政府補貼的支持下,2009年9月,北京歌華有線提出了3年發展260萬戶高清機頂盒用戶的目標,在北京市免費發放高清機頂盒。但按照歌華有線副總經理羅小布的說法,免費發放絕對不是今后推廣高清電視的主流模式。業內人士則指出,指望免費發放的機頂盒使用效果好也絕對不現實。
一位機頂盒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以50萬臺機頂盒的市場規模、每臺600元的平均價格計算,廣電運營商完成轉換至少需要3億元的投資金額,而這些投資必須要有6億元的營業額才能收回成本。顯然,業內所稱的3年內僅憑數字電視的基本收視費就能收回成本的說法不太現實。
機頂盒免費換高清,部分運營商采取了上調月租費的方式來緩解壓力,然而可以點播的頻道卻不多,這讓消費者怨聲載道。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電視臺、有線運營商、高清機頂盒企業乃至高清節目制作機構,都沒有對這么重大的變化做充分準備,尤其是各地廣電運營商還沒有做好高清數字電視產業化的準備,高清是“奶酪”還是負擔,運營商們把握不準,這也是現階段他們在高清數字電視推廣上的主要顧慮。
運營商圈地設檻,企業、消費者都無奈
目前,數字信號的成功轉換還需要中間解碼器——機頂盒的支撐,于是,運作這些解碼器的電視運營商就成了高清數字電視的實際控制者。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彩電市場上最為普遍的有線數字電視領域,中間運營商正在分地域管理、操控著各自所管轄的地區。為了攫取最大利潤,運營商們正跑馬圈地、分裂割據著全國數字電視市場,比如北京主要以歌華有線為主導,杭州市場被華數有線占據著主力陣地,上海東方有線也堪稱上海電視網絡運營商的龍頭。粗略統計,目前全國地市級以上的數字電視運營商就有300多家,加上縣市級的,共有500多家;蛘呖梢哉f,數字電視市場正上演著分裂割據的大戲。消費者使用數字電視,首先要考慮接收到的信號是否與當地電視運營商提供的相符,而這樣的運營商割據局面,使得機頂盒很難像電視機、手機一樣規;可a。運營商的分裂割據不僅給消費者使用數字電視帶來了諸多不便,還讓彩電生產企業萬般無奈,這也成為了高清數字電視全面普及的絆腳石。
家住廣東佛山的王先生上個月在廣州買了一臺數字高清一體機,又花了200多元購買了一張視頻解密卡。銷售人員告訴他,只要向有線電視運營商買一張節目卡,將其插入視頻解密卡即可收看到高清節目了?僧斔氐椒鹕剑螂娫捪虍數貜V電部門咨詢,并表示愿意花錢買一張高清電視節目卡,得到的答復卻是:節目卡不單賣,要買就得買機頂盒!皺C頂盒加上節目卡里面的高清數字電視套餐一套要2000多元,可我這一體機明明是可以讀取節目卡的,再買機頂盒豈不是浪費。”王先生非?鄲。
對此,TCL市場部經理魏鎮涌表示,廣電部門對有線電視終端用戶實行了機卡綁定,節目卡與機頂盒一對一鎖定,即使是兩臺機頂盒交換節目卡都無法使用。
一體機本是彩電制造技術的一項創新,通過內置的數字調協器,使用戶無需機頂盒就能收看到高清電視信號,“可正因為終結了廣電部門擁有壟斷利益的機頂盒,一體機在全國不少地方遭到了高清節目供應商———廣電部門的‘軟抵制’!睆V東某彩電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高清機頂盒價格約為1900元,廣電運營商的節目卡成本費60元,因此機頂盒模式的使用成本就是近2000元;而一塊視頻解密卡的價格為250元-300元,節目卡(包含一定時間的收費高清電視節目包)則為160元-210元,對于購買了一體機的消費者來說,只要花不到600元就能收看到高清節目,還不到使用機頂盒模式的一半。
國內目前已經開通了CCTV高清、CCTV1高清、江蘇衛視高清、湖南衛視高清、浙江衛視高清、廣東衛視高清、深圳衛視高清、北京衛視高清等十多個高清頻道,全國大部分城市區域的消費者完全可以借助高清機頂盒或者一體機來收看這些頻道。為了扶持這些高清頻道,廣電總局明確規定CCTV高清頻道與CCTV1高清頻道必須向消費者免費開放,但不少地方廣電部門在向用戶轉播的時候通過加密、綁定等方式,人為設置技術壁壘,使本區域的消費者只能購買地方廣電部門指定的機頂盒。所以當電視機企業推出一體機終結機頂盒時,不少地區的廣電部門就只有一個態度:不支持。
●最新動態
相關標準實施 普及速度有望加快
針對目前高清數字電視的尷尬處境,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高清數字電視的發展壯大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除了消費者的支持、電視機企業的推陳出新、運營商的配合,更需要把握數字電視信號源頭的政府部門鼎力支持。按照廣電總局的規劃,在2010年觀看的電視節目中,70%是高清節目,2011年達到100%,黃金時段應該全部播出高清節目。但目前的現狀是全國各地的高清節目屈指可數,廣電總局的100%目標還遙遙無期。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于數字電視的鑒別還處在朦朧期,地面數字電視市場的魚龍混雜也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管制。
今年6月16日,《地面數字電視終端接收標準》出臺,孕育兩年多的地面數字電視性能標準正式發生效力。自2012年11月1日起,所有在國內上市銷售的數字電視接收機(含機頂盒、一體機)均必須內置AVS解碼功能,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彩電產品將禁止銷售。
對此,陸刃波表示,數字電視標準已經出臺,強制命令也已發出,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加快強制措施的實施進度,促進數字電視生產企業的快速成長,為高清數字電視時代的到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