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平板電視開始正式進入快速增長期,合資品牌三星、索尼、夏普、松下、LG、飛利浦等,以及國內彩電廠商TCL、康佳、長虹、廈華、海信、海爾、夏新等,都開始向平板電視市場發動攻勢,并推出了多款平板電視,其出產量全面超過了CRT。
據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全年平板電視超過了188萬臺。回顧2005年上半年平板電視市場角逐,企業產品之間的競爭呈現出兩大特點:一、企業產品線更加豐富:液晶從14寸到42寸全面應市。二、為了實現技術上的差異化,各企業對產品功能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622.08萬像素的產品、無線連接的網絡功能、與多媒體連接的USB接口功能等。
另外,隨著05年液晶電視面板技術的成熟以及整機成本價格的下降,使得平板電視銷量開始急劇上漲,當時高達萬元以上的32英寸液晶電視價格開始下調,其尺寸產品也成為了眾多高薪家庭的首選。
經過05年平板電視的快速增長,2006年國內平板電視市場規模已經超過370萬臺,增長率達到120%。2006年液晶電視對等離子電視的強勢將更加明顯,06年液晶電視市場增長率為202.8%,等離子電視市場增長率為75.7%,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的需求規模之比接近8:2。
2006年平板電視增長速度加快,一方面是參與液晶彩電市場競爭的國內外品牌增加到了31個,遠遠高于CRT的20個品牌規模,同時一些傳統PC企業利用技術、上游資源優勢也加入了液晶市場的競爭,并且在一些局部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如清華同方、明基、優派等企業。
整體來看,05年、06年平板電視的快速發展,不僅在銷量上實現了大飛躍,同時平板顯示技術也在進一步的提升,已經完全進入成熟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