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级不卡_午放福利视频在线播放_天天干天天草_日韩欧美一区在线

搜索新聞

踏IDF七彩祥云 Ivy Bridge處理器解析

來源:泡泡網 更新日期:2012-04-15 作者:佚名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我意中的CPU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性能橫掃所有平臺,功耗卻是最低”,不知有多少DIYer曾經這樣深度YY過,而今這一夢想馬上就能實現了,Intel全新一代處理器Ivy Bridge將踏著IDF 2012的七彩祥云正式到來。。。

    是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代處理器的面世都帶來令人驚嘆的改變,不過似乎卻又都有著不足,這種局面在Ivy Bridge身上終結了,它不僅性能比Sandy Bridge更強,制造工藝也比后者更先進,功耗也大幅下降——按照Intel的“TICK-TOCK”戰略,Ivy Bridge將帶來制程上的更新,由目前的32nm提升到22nm。

    Sandy Bridge被Intel稱為第二代酷睿i處理器,第一代酷睿i則可以追溯到2008年11月,根據評測,Sandy Bridge的高端型號酷睿i7-2600K成功超越上代旗艦酷睿i7-990X,新一代旗艦Sandy Bridge-E則是輕松成為新一代旗艦,在局面大好的情況下,作為第三代的Ivy Bridge又將如何表現呢?下面我們就在本屆IDF峰會之前再次聚焦期待已久的Ivy Bridge。

    采用3D Tri-Gate!IVB增加28%晶體管

    每一年,Intel都嚴格按照“TICK-TOCK”策略更新桌面處理器,也一次次得在制造工藝上領跑業界,今年Intel再次上演拿手好戲,一改沿用50多年的傳統二維平面晶體管設計,率先在業界推出三維立體晶體管,Intel將其稱為“Tri-Gate”。

    戈登·摩爾高度評價3D Tri-Gate

    Intel自2002年就開始了這一技術研究,不過長期以來都處于實驗室階段,而今在十年后,這一創新技術終于從實驗室走向規模量產,盡管IBM也在進行3D三柵級晶體管技術的研究,但是Intel首先實現了批量投產,這一工藝的量產對于整個IT產業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摩爾定律創始人戈登·摩爾就對“Tri-Gate”技術做了高度評價:“在多年的探索中,我們已經看到晶體管尺寸縮小所面臨的極限,今天(‘Tri-Gate’,小編注)這種在基本結構層面上的改變,是一種真正革命性的突破,它能夠讓摩爾定律以及創新的歷史步伐繼續保持活力。”

    Ivy Bridge相比Sandy Bridge晶體管數量增加了28%

    “Tri-Gate”晶體管技術的成熟再一次驗證了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并允許新一代處理器塞入更多的晶體管,從而實現更強勁的性能。現在的Sandy Bridge處理器核心面積為216mm2,晶體管數量為11.6億,即將推出的Ivy Bridge處理器的核心面積為160mm2,相比縮小了25%,而晶體管數量則大幅增加到了14.8億,增長了約28%。

1 2 3 4 5 下一頁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