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員李嘉明指責電視收費亂象的短視頻,再次成為行業熱搜。李嘉明稱,花高價買的電視看不了,打開全要收費,并稱自己已三年不看電視。對此,網友戲稱:演電視的都不看電視了,難怪現在電視機賣的差。 …詳情>>
每年一度的CES2023展會已經結束。作為每年開年“能夠為電子信息產業定調”的大展,2023年的CES多少顯得有些“無聊”:因為,幾乎沒有一家企業拿出劃時代或者超過預期的新品和技術參展。特別是顯示行業,“新瓶舊酒”的事情,很多企業都懶得去做了。…詳情>>
2022年全年,全球電視代工市場整體(含長虹、創維、康佳、海信四家自有工廠)出貨總量達1.01億臺,同比2021年增長3.4%,同比2020年下降6.6%。…詳情>>
2022年是國內彩電市場走勢“最”跌宕起伏的一年。全年市場經歷了伴隨上游價格調整與終端消費市場受疫情影響波動等,帶來的劇烈的起伏。而全年市場成績單,也在“預測下滑、預測微增、預測下滑”之間“反復橫跳”。這種“市場趨勢”的不穩定性,也顯著影響了行業對2023年彩電行業走勢的“預判”。…詳情>>
與2022年的不確定性不同;2023年的“壓力”是可以預見的,是具有高度確定性的——這一背景下,也就決定了“排兵布陣”上我們可以更為從容。而壓力確定性的另一面,則是“為數不少的機遇”也具有確定性。因此,2023年在整體“競爭壓力加大”背景下,確定性帶來了“戰略”上的主動性和先手優勢。 …詳情>>
距離雙十一促銷季結束已經近一周時間,各方戰報基本出爐。從雙十一歷史看,這是首次沒有公布和強調“GMV”成交總額指標的雙十一購物季。包括很多大件消費行業也沒有GMV數值公布。——這實際上已經是認可了2022年雙十一購物季總銷額的“下降”。…詳情>>
無論四季度全球彩電和IT等顯示需求場景消費能否復蘇,至少在液晶面板產品上,已經展現出“四季度備貨”的威力:據研究機構數據顯示,10-11月液晶面板已經“連漲”兩個月。這是2021年6月份以來,首次出現行業規模性漲價的情況。 …詳情>>
前三季度全球TV代工市場整體出貨71.2M,同比增長3.2%。其中第三季度出貨26.1M,同比增長10.3%。…詳情>>
從2017年后就始終量價齊跌的國內彩電市場似乎迎來了一個轉折點!大屏君注意到,洛圖科技(RUNTO)發布的《中國電視市場品牌出貨月度快報》數據顯示,2022年9月,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達到409萬臺,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值,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22%!…詳情>>
2022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全球彩電市場已經注定會“萎縮”。但是即便如此以大屏高畫質為代表的高端市場依舊火爆。只不過同為高端主打,OLED和mini LED技術的發展卻呈現出巨大分歧。…詳情>>
進入四季度以來,液晶面板市場,特別是TV用大尺寸面板市場迎來一波“采購小高潮”。這也讓一些“心急”的人士開始喊“市場翻轉、漲價在即”!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詳情>>
大屏君注意到以下兩個重量級新聞。1. 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指出,今年第四季5代以上大世代線稼動率可能下滑至6成,將創10年來新低。2. 9月29日,TCL華星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即t9項目正式投產;同日,廈門天馬第8.6代新型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隆重開工。…詳情>>
“20年前,買的CRT 29英寸彩電,銷售員說合適的觀看距離是2.5-3.5米;最近去問75英寸液晶電視,銷售員還說3米距離就能用……” 這是一位彩電老用戶在網絡上提出的“大屏選購疑問”:尤其是在這個十一黃金周,液晶電視,特別是大屏產品的價格已經下降到歷史最低點、同時新冠疫情導致出門旅游并不方便,更多的人選擇“用大屏幕電視犒勞”自己一下的…詳情>>
進入2022年下半年以來,液晶面板行業持續的快速價格下降已經緩解,7-9月份價格降幅大幅收窄,同時國內行業的出口情況亦顯著改善。液晶面板業自2021年6月開始的低谷周期,進入一個嶄新的“平臺”階段。…詳情>>
近日,臺灣面板雙雄之間的合作終于“邁出關鍵一步”:友達面板廠將采用鴻海群創集團的機器人軟硬整合平臺與解決方案。對此,大屏君覺得,無論有何種理由的解釋,都無法掩蓋友達與群創這兩家“競爭同質化最強的對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走近”的事實。…詳情>>
月 11 日,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終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的公告》,正式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 年 6 月 27 日,公司接到中國華潤通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具
7月1日,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收到中國華潤和華僑城集團發來的國務院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