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發展,智能、4K電視已成為行業主流。與此同時,LG也逐步拉國內彩電廠商“入伙”大舉推廣OLED電視。OLED面板和LCD液晶面板即將正面廝殺。相關業內人士預測,未來高端電視市場將是OLED、LCD液晶的4K面板大對決。
根據最新的QuarterlyOLEDMaterialsReport(OLED材料季度報告)顯示,用于OLED面板發光層及一般層的有機材料的市場規模,預計2013年至2017年將從53億美元增長至34億美元。
而從國內計劃投產的7條OLED面板生產線中也不難發現,伴隨著大尺寸電視面板需求的日益增長,OLED材料的生產、市場銷售已在慢慢打開。
據投影時代網了解,LG Display自主研發的OLED面板除了大部分供給LG外,部分產品也已經供創維、康佳、長虹等國內彩電廠商使用。后者OLED電視面板均來自LG Display。
對此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LG試圖通過與國內彩電企業建立聯盟的方式做大中國的OLED電視市場。
OLED被視為次世代主流電視產品,但是至今問市的OLED電視僅為55寸full HD(1920x1080),尺寸和解析度都趕不上UHD LCD液晶面板(畫質為3840x2160 或4096x2160)。不過,在LG等彩電品牌的共同推動下,OLED分辨率可從full HD躍升至UHD,可望改寫市場競爭生態,挑戰UHD LCD。
早前,LGD執行長韓相范(Han Sang-beom)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暗示,量產OLED的M2生產線啟動后,企業架構會以UHD為中心。LG Display也計劃將推出55寸、65寸、77寸UHD OLED電視面板。
此外,三星(Samsung Display)先前未能打開OLED電視市場,曾表示將暫停量產,聚焦研發,如今也計劃重新進入OLED市場,擬于一年內推出UHD OLED產品。
據悉,國內將建設的7條OLED面板生產線包括;第45代線4條,第55代線3條。7條生產線的總投資額將達到85億美元。具有自發光、顯示屏幕可視角度大、節能環保等特點的OLED材料,在市場上一直被應用于照明和顯示器領域,國家大力投資發展OLED產業。
而鴻海將利用群創位于臺灣臺南及竹南的2座液晶面板工廠進行OLED面板的小批量量產;至于OLED面板的研發部分,除了上述2座液晶面板廠之外,鴻海也將改造位于竹南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工廠以充作研發據點。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OLED先前因為尺寸和解析度不夠,未能滿足高階市場需求,如今尺寸問題逐漸被解決,未來產品價格也將會有所調整,也足以和UHD LCD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