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深圳首座ART HOUSE藝術影院落地太子灣K11海濱文化藝術區。該項目不僅搭載了洲明科技提供的4K超高清UCine LED電影放映系統,而且融入了360°動態燈光矩陣+全域立體聲技術。換言之,這個影院,本質上也是一個“燈光秀場”!
業內專家指出,LED電影屏產業的發展,從核心技術側看日漸成熟,但是從市場落地看依然面臨綜合成本劣勢。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發揮LED屏的比較優勢、差異化價值,在“看電影”之外,做好新業態的加法,就成為了贏得市場的關鍵。
LED電影屏:不僅要補足短板,更要長板更長
2024年春季,洲明科技全球首個LED電影屏透聲幕產品落地南京。透聲幕是巨幕影院市場實現聲畫空間同步的必備技術。隨著透聲幕LED電影屏的落地,20米級巨幕電影院開始批量引入LED顯示技術。
據悉,僅僅一年時間,20米+透聲LED屏在國內市場的落地規模就達到了25塊,成為推動巨幕影院創新體驗的關鍵力量。從市場采購角度看,雖然巨幕透聲LED電影屏成本“更高”,但巨幕影院往往位于城市黃金商業地段,屬于高端項目,其綜合財力更強、對視聽品質的要求也更高。同時,巨幕廳作為專業應用建筑,從地基開始就代表高投入。顯示系統在整個巨幕體系中的成本占比也顯著低于大多數7-14米放映廳。這些因素有效淡化了LED屏產品更高成本帶來的競爭劣勢。
從巨幕影院中LED電影屏取得的市場成績看,其克服成本劣勢的方式,不僅來自于產業成熟過程中“逐漸降低成本”,也可以從相對性角度出發、發揮比較優勢,改變客戶對采購成本的承受力認知。
這次深圳項目,洲明科技帶來了全新的光影一體化方案設計。它不僅是觀影利器,更通過舞臺化的光影設計, 讓其成為真正的多功能放映廳。這是一種嶄新的視聽內容承載平臺理念,突破了電影內容的單一維度局限,進而在電競觀賽、品牌發布、企業路演、高端私享觀影、文娛演出、虛擬現實結合的直播或內容制作等方向,助力影院業者打開更廣闊的商業空間。
“影院常常衡量一個放映廳的上座率。然而上座率指標,既與影院位置、服務相關,更與內容市場的節奏息息相關——那么,在內容淡季,影院放映廳如何利用起來呢?”行業人士指出,越是大屏巨幕廳、越是位于城市中心黃金區位的影廳,就越有理由、有條件發展成多元的視聽文化集合體。
傳統的投影放映系統,無法提供足夠亮度的背景畫面,也就難以探索影廳的多元價值。LED電影屏恰恰是在補足這樣的短板。其核心在于依靠LED電影屏巨幕的高亮模式,配合燈光、音響設計或副屏幕設計,結合巨幕廳的大空間場景,徹底打破了院線產業在更多元內容、更多元舞臺藝術形式、更多元商業運營模式上持續創新的限制。
通過多元業務設計,讓大屏電影廳在“電影內容淡季”也能座無虛席。這樣,院線的核心資產,特別是在城市中心的核心放映廳,才能真正實現增值性成長,達成技術迭代與商業模式迭代的雙贏。
深入下一代內容體制,LED電影屏大有可為
LED電影屏的機會不僅在于推動影院放映廳升級為多功能內容空間,更在于其對下一代內容的“友好”特性上。這是行業目前的核心關注點之一,其中HDR和4K/8K是重要的標準。
從分辨率角度看,當前應用于電影領域的LED技術,在LED顯示產業中屬于分辨率等級較低的技術。源于像素級零部件集成的LED顯示大屏,在挑戰8K或更高分辨率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其基礎模塊拼接的產品結構,也能輕松適配曲面、柔性顯示系統設計,且畫面尺寸增大時,亮度和分辨率清晰度指標不會下降。
對比而言,投影顯示的分辨率受限于微型數字光閥。而微型光閥每一次分辨率迭代,都是一次重大的技術攻關。至今,作為占據數字影院95%以上市場份額的主流技術,DLP投影產品依然未能實現原生4K的普及。這與液晶、OLED、LED大屏普遍提供4K分辨率,有需求時也能大量提供8K分辨率,甚至LED屏在16K/32K巨幕上已有實踐案例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另一方面,下一代視聽內容不僅追求超高清(需要原生4K以上分辨率匹配),更是瞄準了HDR(高動態范圍)。而投影影院技術往往亮度不足。例如,大多數影院銀幕亮度指標以國家標準2D影片的14±3fL為基準,約相當于48尼特(nit)。這一亮度嚴重限制了HDR內容高亮部分的表現力——如猛烈爆炸閃光的中心亮度,可能高達5000尼特。同時,投影的“光源+光閥”微型顯示體制,決定了其難以實現大量的分區背光控制——鏡頭動態光圈等技術對HDR效果的提升,遠不及分區背光控制直接和理想。
LED電影屏自身是像素級控光產品,可以說有多少個像素就有多少個獨立的控光分區。尤其是下一代AM驅動LED電影屏,在HDR控制精度上將超乎尋常。LED電影屏也是高亮度體系,目前主流產品支持300尼特的恒定高亮模式。基于Mini LED技術的產品,最高極限亮度完全可達3000-5000尼特。這正是支撐最佳HDR效果的核心基礎。可以說,分區控光和極限高亮,是LED電影屏在分辨率之外,與下一代內容更為匹配的另兩大獨特優勢。
目前,國內外內容產業已經開始著手建設LED電影屏專業制版實驗室。業內專家表示,這種專業化LED制版內容的“額外成本”并不高。因為電影攝像機早已進入4K普及、HDR普及的階段,攝像機記錄的亮度、色彩和寬動態信息,遠超傳統投影大銀幕所能展示的水平。這一點也成為了視聽產業供給鏈條中最不匹配的環節。LED電影屏的問世和加入,恰恰是從這一“產業短板”入手,提升了整條視聽產業供給側的水平。
“更好的內容+更好的屏,才是下一代放映廳的靈魂。”產業人士指出,打通內容升級與播放硬件升級的壁壘,將賦予LED電影屏更強的觀感差異,讓其成為真正的“高端沉浸”首選!
而且,從內容產業的長期發展看,未來的虛擬現實、沉浸體驗空間、全息視聽等應用,必然需要分辨率、寬動態和亮度性能更高的整體光顯體系。這也是LED電影屏的巨大機遇——即在長期內容和應用場景演進中,其技術固有優勢所帶來的光顯數字空間可塑性。
多維度創新,支撐LED電影屏行穩致遠
LED電影屏的靈魂遠非“LED直顯”產業鏈那么簡單:包括新的多價值商業模式、新的內容體制、新的數字空間沉浸玩法,都將成為LED電影屏市場威力的倍增器。
當然,要擁抱更多維度的創新,LED電影屏自身還需“打鐵硬”:包括突破被動式3D顯示技術、實現進一步輕薄化設計、在多重顯示技術和光學設計上探索全息顯示、持續降低產業鏈成本、提升全壽命周期系統維護友好度、提高能源效率、發展更先進的AM驅動產品等,都是LED電影屏產業需要高度關注的技術升級方向。
好消息是,LED光顯技術應用廣泛、市場規模龐大、競爭充分。這是傳統投影產業鏈無法比擬的優勢。這也讓LED電影屏的創新活動更具活力,能夠從更多元的產業需求中汲取技術積淀,在更激烈的廠商競爭中加速市場迭代進程,進而推動LED電影屏的發展呈現出指數級爆發的態勢。
綜上所述,LED電影屏與影院的碰撞,其核心價值遠非簡單的技術替代,而在于其強大的“加法”能力。它通過突破傳統投影的局限,不僅以卓越的畫質(高亮度、高動態范圍、高分辨率)為下一代視聽內容提供了最佳載體,更將單一的放映空間重塑為集電影、演出、電競、發布、沉浸式體驗于一體的多功能光影舞臺。洲明科技在深圳ART HOUSE的實踐,正是LED屏通過“場景加法”和“價值加法”,有效化解成本挑戰、開辟影院運營全新維度的典型案例。這樣的創新遠非終點,由LED電影屏引領的光影革命,正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并照亮影院產業多元化、沉浸化發展的廣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