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創新是提升醫療水平的關鍵驅動力。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王斯炯同學帶領的團隊,憑借 “絕處逢聲” 系列新型神經監測拉鉤,在醫療創新賽道上取得重要突破,為推動醫療器械國產化進程貢獻了青春力量。
甲狀腺手術中的喉返神經損傷問題,長期依賴傳統手術器械難以有效解決。王斯炯團隊關注到傳統手術模式下,神經監測探針和神經拉鉤頻繁切換導致的操作繁瑣、神經易損等弊端,決心通過創新設計實現技術革新。經過大量研究和實驗,團隊成功打造出 “絕處逢聲” 系列新型神經監測拉鉤。
該系列新型神經監測拉鉤將神經監測與拉鉤功能有機結合,在牽拉神經過程中可持續輸出神經信號,有效避免因器械切換產生的手術風險,顯著提升手術效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產品涵蓋多用途和一次性兩種類型,其中一次性甲狀腺術中神經監測拉鉤采用醫用級聚甲醛材料經 3D 打印技術制成,良好的性能與一次性設計,既保障手術安全又簡化手術室管理。
在技術創新方面,“絕處逢聲” 系列新型神經監測拉鉤展現出強大優勢。一體化設計優化手術操作流程,精準適配喉返神經解剖結構的設計,助力醫生精準操作,獲取清晰手術視野。醫用級聚甲醛材料的高強度、耐磨以及潤滑特性,全方位保障手術穩定與神經安全。
目前,該創新成果已獲得多項專利申請受理,其廣闊的市場前景備受矚目。業內專家高度認可這一成果,認為它成功解決了手術中神經監測與牽拉輔助神經解剖兼顧的難題,推動了部分進口器械國產化,降低醫療成本,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甘肅中醫藥大學學生團隊的此次創新實踐,為醫療行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隨著產品的推廣應用,有望在醫療領域發揮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