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會上市,但價格肯定不便宜”,東芝執行董事、社長西田厚聰在年底記者座談會上在談到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時做了上述表示,他同事表示,產品供貨時間定于2007年秋。
西田表示,在目前顯像管逐步淘汰的形勢下,對SED真正寄予厚望的是廣播電視行業,“如果投產,將會有很多演播室100臺、200臺地購買”。作為演播室使用的電視監視器,液晶與等離子顯示器達不到性能要求。
計劃2007年秋上市的SED,“少量、昂貴、高端”,首先考慮的是供應商用領域。關于姬路量產工廠的建設計劃,西田稱正在按計劃順利推進。但他同時表示,在家用電視機領域,SED還無法與液晶電視競爭,并不準備在現有電視機市場上展開競爭。
“液晶與等離子電視已經實現大眾化。一般來說,一種商品實現大眾化以后,5年后就會逐漸衰退。作為SED來說,將不斷推遲其大眾化進程,希望能夠穩步地將它逐步培養成‘脫離大眾化商品’。”西田說。關于SED面板的外銷,西田表示:“并沒有壟斷。雖說還是今后的事情,可能會有第二或第三家工廠。”
關于今后的電視機面板技術,西田表示:“等離子顯示器從原理上講很難實現全高清,或者進一步提高像素水平。”針對業界在液晶電視和激光背投電視等領域中提到的大色域化問題,西田表示:“通過全新電子源的開發以及可簡化制造工序的結構開發等措施,SED同樣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西田表示,繼SED之后,有源驅動型有機EL(電子發光)顯示器極具潛力。之所以向低溫多晶硅(p-Si) TFT生產線(東芝松下顯示器科技公司)投資,原因就在于此。不過,西田表示,“目前仍停留在3到4英寸的程度,2、3年內很難研制出40英寸有機EL顯示器。即使到了2015或2016年也很困難。在此期間最初看好的就是SED,經營就要考慮到10年,甚至20年以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