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條自主開發的OLED量產生產線年底有望在東莞落成投產,屆時日產量將達到150萬片。東莞有機發光顯示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趙偉明在日前科技館舉行的“有機發光顯示(OLED)技術及其應用發展”論壇上透露。 據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曉宏博士介紹,OLED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預計2012年OLED出貨量則可達2007年3倍——2.27億片的規模。
趙偉明介紹,目前東莞將裝備一條生產線,日產量大約是150萬片OLED晶片,而一旦形成規模,將帶動半導體、光電、顯示器面板等相關產業,形成一條產業鏈。而這一生產線的建成,將使OLED關鍵材料及器件方面實現國產化。
什么是OLED?
OLED是有機發光器件,又稱為有機發光二極管,由透明陽極ITO、金屬陰極和有機薄膜層構成。與液晶顯示器相比,OLED顯示器具有自發光、清晰亮麗、輕薄、響應速度快、視角寬、低功耗、操作溫度范圍大、成本低、制造工藝簡單等優點,被視為下一代最理想的顯示技術。同時其高質量的顯示畫質也被業界鎖定為下一代的電視技術。其應用范圍涵蓋彩電、計算機、計算器、游戲機、PDA、手機及室外大屏幕顯示等方面,同時其高質量的顯示畫質也被業界鎖定為下一代的電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