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级不卡_午放福利视频在线播放_天天干天天草_日韩欧美一区在线

搜索新聞

OLED關鍵技術正在南京被逐個突破

來源:中國OLED網 更新日期:2010-05-05 作者:佚名

    一層薄薄的有機材料涂在墻面、玻璃或者衣服上,當有電流通過時,就能夠顯示比液晶和等離子更清晰的畫面。這就是目前備受全世界關注的有機電致發光顯示(OLED)技術。近日被國家科技部列為省部共建的南京郵電大學“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正和世界各國科學家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致力于這一最具競爭力的第三代顯示技術的研究。

    未來電視像紙一樣可折疊

    顯示技術最直觀的運用就是家用電視。“可以像紙一樣薄,而且可以隨意折疊,隨身攜帶。”實驗室副主任范曲立教授介紹,第一代顯示技術運用的是以傳統電視為代表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它的厚度大概在15—50厘米;第二代顯示技術是液晶顯示器(LCD)和等離子顯示器(PDP),它的厚度大概是1.0—2.5厘米;被稱為第三代顯示技術的OLED技術目前在該實驗室做到了0.005厘米。

    據介紹,OLED是“有機發光二極管”,其原理是在兩電極之間夾上有機發光層,當來自正負極的電子和空穴在此有機材料中相遇時就會發光。假如其基板的柔韌性非常好,將來不僅可以做得像紙一樣薄可折疊,而且可以做成薄膜,物體上像刷涂料一樣刷一下顯色介質,就可以當顯示器用。

    關鍵技術正在南京被逐個突破

    “中國人沒有第一代顯示器的關鍵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后來又因為面板及其上游產品的關鍵核心知識產權的缺失,錯過了液晶顯示器和等離子顯示器等產業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如今在以有機電致發光顯示技術為代表的第三代顯示技術上,我們不能再落后了。”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實驗室主任黃維教授說。

    記者了解到,黃維所帶領的創新團隊部分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

    在“培育基地”里,記者看到研究人員制做的一種白色粉末,正是這種粉末解決了OLED技術中“藍色遇熱失真”這一難題。

    范曲立介紹,在紅、綠、藍3種顏色中,藍色最難獲得,也最不穩定。稍微遇到一點熱度,其在光譜中的位置就會朝紅色方向偏移,最終變成藍綠色甚至綠色。“黃維教授早年在國際上率先提出有機半導體p-n嵌段分子設計概念,我們在這一概念指導下,改變了材料中的分子結構,使得即便在操作條件下,溫度很高,藍色也不會改變。”據介紹,這項技術被多家國際權威學術雜志報道,并獲得了20多項國內外發明專利。

    南京應抓住信息產業新經濟增長點

    實驗室目前已經生產出小尺寸OLED顯示屏。“由于實驗室已經完成了核心技術以及部分所需材料的自主研發,未來制造一臺OLED技術的電視機,價格只有目前市場上的液晶電視的三分之二。”范曲立測算,進行流水線式生產后,成本還會大幅下降,最終OLED電視的價格大概連液晶電視的一半都不到。

    “據預測,2015年,全球主流OLED產品銷售金額將達到64億美元,逐步替代現有的LCD市場部分份額。”范曲立說,他們的實驗室也列出了最新計劃:通過3年努力,突破10項關鍵核心技術,成為相關領域內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和產業基地。

    “由于缺乏面板制造及其上游的關鍵核心技術與知識產權,目前我國在液晶顯示領域的國際核心競爭力極其有限。如果能抓住時機,傾全省之力,集中在重點和核心關鍵技術上攻關,加快對OLED、特別是AM—OLED(有源發光顯示)進行產業化,就有可能在全球顯示產業發展中爭得主動,在這一領域實現我國民族產業的自主創新發展。”黃維說,南京如果能抓住這一機遇,也就抓住了信息產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

   

推薦液晶電視品牌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