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级不卡_午放福利视频在线播放_天天干天天草_日韩欧美一区在线

搜索新聞

以舊換新退場 探訪舊家電“回歸之路”

來源:半島都市報 更新日期:2011-10-17 作者:佚名

一臺老“熊貓”換來395元 僅拆出30元

    在萊西新天地靜脈產業園電視存放區內,單這一個倉庫內就存放了1.5萬臺舊電視。

    剛剛過去不久的“十一”黃金周,島城通過以舊換新方式買家電的市民鼓了。廢舊家電一車一車從家電賣場拉走,進入了本市的指定拆解企業。而隨著“以舊換新”政策逐漸接近尾聲,廢舊家電回收之路今后將怎樣走下去,成為市民和業內人士關注的新話題。

    一臺老“熊貓”換來395元

    10月2日,楊先生在臺東國美(微博)買了一臺42英寸的液晶電視。刷卡付款、填寫送貨地址,楊先生很快辦完了購買手續。在留下了賣場工作人員的聯系電話之后,楊先生回家從小倉庫里找出了已經5年沒有動過的那臺熊貓牌的21英寸彩電。

    上班之后的第二天 ,家電賣場找人上門拉走了楊先生的彩電,給了他一張《青島市家電以舊換新憑證》。拿著這張憑證,他就可以去商場領自己的補貼了。他算了算,要是沒有以舊換新,把家里的舊彩電賣給廢品店,他肯定得不到395元錢。

    舊家電是怎樣從商場走到拆解企業的?又是怎樣從一臺電視變成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的?本報記者跟隨這臺舊電視,走了一趟“環保之旅”。

    入庫:運舊家電車輛排成隊

    10月10日10時30分,這臺21英寸的熊貓電視被一輛廂式貨車運到了位于李滄區合川路46號的國美物流倉庫,倉庫門口有約10輛車在排隊,既有剛卸完貨要走的貨車,也有拆解企業的貨車。

    等了20多分鐘,這臺熊貓電視被用小推車運入倉庫,倉庫共有2000多平方米,其中1000平方米的地方被舊家電堆滿了。由于十一黃金周買家電參加以舊換新的特別多,倉庫里的清點員潘曉燕拿著記錄本忙得不可開交,在本子上畫滿了“正”字。“家電以舊換新12月底就要結束了,市民都在拼命抓住最后的尾巴。”潘曉燕說。

    在倉庫門口最惹眼的要數長9.6米的四輛綠皮貨車,它們是拆解企業派來的,要把21英寸的熊貓舊家電運到拆解現場。

    10時50分,21英寸的熊貓舊家電被裝到了一輛綠皮車上。一轉身,這臺熊貓電視以40元的收購價被拆解企業運走了。

    21英寸電視拆出30元

    從倉庫到拆解企業所在的萊西新天地靜脈產業園有90公里的路程,下午1時20分,綠皮車到達了新天地靜脈產業園,拆解企業的家電區域經理嚴小衛說,運輸費約有1000元。負責青島地區的拆解企業目前只有這一家,“這些廢舊家電六成來自利群、國美、蘇寧、五星這四大客戶。”

    下午1時30分,熊貓舊電視隨綠皮車進入拆解區,記者看到,廢舊家電拆解區占地100畝,分為裝卸儲存區、拆解區、成品區。當舊家電被卸下車的時候,要用錘子砸兩下,看配件是否齊全,“電視里的銅線是最值錢的。”倉儲主任于京衛說:“總體算來,運回來的舊家電有三成缺件的,有的冰箱的壓縮機都被換成了石頭。現在到了舊家電的回收高峰,雖然每天都拆解,但是因為量很大,現在的庫存已經達到了5萬臺,而平時最多也只有3萬臺。”

    在廢舊電視處理車間,一字排開的生產線有六七十米長,在操作現場,拆解流水線上的工人們緊張地忙碌著。下午3時30分,舊電視被搬上輸送帶進行拆解,第一步是拆除外殼 、除塵;第二步是將電線去除,取下電路板及喇叭等電子廢料,并依不同種類分別置入儲存區;第三步是進行屏幕的處理,將線圈拆除并將屏幕送進切割機內分割;第四步是進行玻璃破碎,收集熒光粉。“在我們的流水線上,一分鐘能拆解一臺廢舊電視!”拆解主任孫寶奎說。

    在拆解園區的一面墻前放著大袋子,里邊裝著不同的東西,分別裝著黑金屬、有色金屬、塑料泡沫等,每當袋子滿了,旁邊的叉車就將袋子運走。“這些就是我們通過廢舊家電生產出來的成品。”孫寶奎說,一臺舊電視能分解出五種“寶貝”:線圈、消磁線、線路板、玻璃、塑料,“家用電器里有很多有毒物質,可能會污染環境,這就要求我們進行封閉處理,然后安全填埋。”

    新天地靜脈產業園高級工程師高旭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臺21英寸電視經過拆解后的東西價值約30元。

以舊換新退場 家電回收路在何方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給市民帶來頗多實惠的同時,讓資源得到有效再利用,也讓拆解企業吃飽了飯。該政策從2009年開始施行,試點一年后延期實施至今年年底。政策結束對家電回收和拆解企業會有什么影響?廢舊家電回收利用今后怎樣開展?

    近150萬臺舊家電“回爐”

    根據市商務局服務貿易處相關人士介紹,從2009年9月到今年9月份,本市通過以舊換新累計回收廢舊家電144萬臺,新家電銷售額54.6億元,其中有131萬臺舊家電獲得政府補貼3.9億元。

    2010年6月,在家電以舊換新試行一年后,商務部、財政部、環保部聯合發布了《家電以舊換新推廣工作方案》,根據該方案,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推廣實施期暫定為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范圍則從原來的9個試點省市增加到19個。市商務局有關人士稱,還沒有接到這個政策是否繼續的通知。

    家電以舊換新的推動讓拆解企業迎來了拆解量的春天 。據新天地靜脈產業園高級工程師高旭光介紹,2009年以舊換新政策出臺之前,產業園每年拆解量只有十多萬臺,很多機器閑置。而家電以舊換新實施以后,去年的回收拆解量達到了近150萬臺,預計今年的總量還要多。

    對于家電以舊換新結束以后的前景,他認為現在政策不是很明朗,還無法判斷,但是如果不繼續給企業補貼,依然很難生存。

    一臺電視虧損約10元

    “雖然現在的量多了,但只是虧損額少了點。”高旭光說,雖然21英寸電視在完好的情況下能拆出價值約30元的東西,但是廢物處理費有五六元,電費、人工、管理費有十元,運輸、回收費40多元,每臺電視國家有15元的補貼,算下來一臺電視虧損約10元,而家電以舊換新之前每臺電視虧損七八十元。家電以舊換新結束以后,虧損會繼續擴大。

    “而且我們跟那些收購的小販比起來優勢并不明顯。”高工程師告訴記者,正規企業不僅投入運營成本高,而且在回收價格上也沒有多少優勢,使得企業很難生存。因此,他盼望能夠完善家電以舊換新回收體系。

    回收故事 一天最高進賬約2000元

    今年47歲的孟來乾是河南洛陽人,他和妻子主要靠在市北區雙山附近收廢品為生。以前,他收舊家電很挑剔,專挑那些拿回來還能夠用上幾年的,洗衣機能轉,電視有影是他的基本要求。

    對于那些廢舊家電的去向,老孟說:“以前,舊家電有兩種處理辦法:一種是我們直接把東西修理拆解后,重新組裝成二手家電拿到舊貨市場再賣;第二種是,如果收來的東西確實太舊無法修理,就會賣給下家統一收走帶到別的廢品站,下家就把這些東西當廢品處理了。”

    但是從2009年開始,孟來乾突然發現,從他這里買舊家電的人多了起來。后來他才知道,原來那些買他家電的市民,不是拿回去用,而是可以按照國家政策從商場那里領到數量不等的補貼。

    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著實讓孟來乾發了一筆。“9月份來買舊家電的有68個人,進入10月份,一天就有20多個。現在舊家電的身價也節節高了,一臺舊彩電,不到100塊肯定不會賣。最好的一天賣了28臺,賺了約2000塊”。

推薦液晶電視品牌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