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奧拓電子、深天馬、芯瑞達、聚燦光電、邁為股份、英唐智控、國科微、鴻合科技、雷曼光電、亞世光電、佳禾智能、安潔科技、宸展光電、偉時電子、德賽西威15家上市企業紛紛通過機構調研、業績說明會、投資者開放接待日等渠道披露公司最新業務進展、戰略合作、未來規劃等重要信息。

當 AI 浪潮席卷顯示產業,中國科技企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機遇。15家企業披露的業務動向展現了中國顯示產業從 "硬件制造" 向 "場景智能" 的華麗轉身。這些企業在 Micro-LED、Mini-LED、AI 視覺、AR眼鏡、車載等前沿領域多點突破,不僅實現了技術自主創新的重大跨越,更構建起面向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從虛擬直播到車載顯示,從紅黃光芯片到 MEMS 激光掃描,一場由 "AI + 顯示" 驅動的產業革命正在中國上演,為全球顯示產業注入新動能。
奧拓電子:AI+視訊戰略發力,多業務迎爆發式增長
深圳市奧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日舉行的投資者接待日活動上表示,公司明確了 “AI + 視訊” 長期戰略的核心地位,作為 2025-2027 年新三年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奧拓正加速人工智能技術與智能視訊業務的深度融合,朝著 “享譽世界的智能視訊解決方案提供商” 的愿景穩步推進。
在業務進展與訂單表現方面,奧拓業績增長勢頭強勁。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在手訂單及中標金額合計約 5.50 億元,相關項目正按計劃有序推進。細分領域表現尤為亮眼:2025 年前三季度,影視領域新簽訂單金額約 2.72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132.74%;廣告領域新簽訂單金額 1.19 億元,同比激增 360.66%;控股子公司創想數維在數字內容領域表現突出,新簽訂單 2612 萬元,同比增長 24.68%,實現營業收入 1796.95 萬元,同比增幅達 89.68%。LED 電影屏業務持續領跑,截至報告期末累計簽訂訂單 175 塊,已完成 71 塊交付,進一步鞏固了行業領先地位。
產品創新與市場拓展方面,奧拓電子構建了多元化的產品矩陣。在虛擬直播領域,子公司創想數維已推出專業級 MetaBox 4KK 和企業級 MetaBox BoRoom 解決方案,為品牌提供 XR 虛擬直播全流程運營服務;面向 To C 端的輕量化消費級解決方案 MetaBox Studio 即將亮相,將進一步完善虛擬直播產品布局,契合我國 8.33 億網絡直播用戶(截至 2024 年 12 月)及 3880 萬職業主播的市場需求。新零售領域,奧拓電子推出 “新零售營銷綜合解決方案”,憑借 XR 虛擬直播、AI 內容運營等核心技術,破解線下零售行業痛點,已服務伊利、周六福、儲金寶等知名品牌,覆蓋超 4000 個品牌門店,助力行業數字化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上,奧拓電子作為香港賽區核心場館的顯示系統技術伙伴,以硬核實力打造總面積約 1300㎡的 LED 顯示解決方案,用超高清畫質、毫秒級響應、全天候穩定運行的 “視覺魔法”,為賽事注入科技活力。 其中,在主場館約 900㎡的 E 系列戶外 LED 顯示屏如同巨幅畫卷,賽事直播、實時計分、互動信息一鍵同步;體藝館內,MxE 系列固定主屏與四面環繞屏形成 360° 視覺包圍,捕捉運動員每一個細微動作,帶來 “身臨其境” 的觀賽體驗。還有青年運動場的 E 系列高亮主屏、遍布園區的 E 系列導視屏、記者室里的E3i顯示屏等覆蓋全園區的視訊體系。
深天馬:Micro-LED 技術實現里程碑突破,車載顯示迎來爆發期
目前公司Micro-LED業務重點布局車載顯示和拼接顯示應用,同步探索大尺寸屏幕、消費顯示、穿戴顯示、專業顯示類應用,已先后發布高透明、無縫拼接、透明可調、超低反透明、超高PPI等行業領先的Micro-LED顯示產品,核心技術指標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2025年,深天馬Micro-LED業務實現標準化顯示單元模塊小批量出貨并成功點亮首款車載標準產品,標志著公司Micro-LED研發從技術開發到標準產品的能力躍升。在11月18日舉行的2025創新大會上,公司與合作伙伴聯合發布了行業首款依托全激光巨量轉移技術的108英寸4K無縫拼接Micro-LED大屏。
另外,深天馬透露,公司汽車電子業務主要面向國際頭部車企交付車載顯示總成產品,較傳統車載顯示產品集成度更高,對生產工藝復雜程度和技術要求也更高。2023年,公司汽車電子業務開始向國際頭部客戶批量交付,2024年開始加速規模起量,2025年前三季度汽車電子業務發展勢頭強勁,銷售額同比增長56%,并實現業務盈利突破。未來,汽車電子將伴隨客戶項目開發節奏逐步進入快速成長階段,將與新能源汽車業務一起成為公司車載顯示業務發展的新增長引擎,驅動車載業務整體規模和產品價值上的持續提升。
芯瑞達:Mini 顯示領跑,車載與 AI/AR 雙輪驅動業績高增長
面對當前國內電視出庫量同比下降的行業環境,芯瑞達憑借產品結構優化實現逆勢增長。調研數據顯示,公司核心業務中的 Mini 終端產品滲透率大幅提升,且單位價值顯著高于傳統產品,對營收與利潤的貢獻已雙雙超越傳統產品,有效對沖了行業整體數據波動的影響。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達 9427.41 萬元,同比增長 25.75%,扣非凈利潤的增長主要得益于顯示模組業務的增量貢獻,尤其是 Mini 顯示模組產品的亮眼表現。目前,公司 Mini 顯示模組折合終端出庫量與營業收入均保持了與行業一致的增長趨勢,成為驅動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
作為公司重點培育的第二成長曲線,車載業務正迎來加速發展期。芯瑞達車載業務聚焦顯示領域,涵蓋車載顯示屏及模組業務,當前 Mini 顯示技術在車載場景的滲透率正持續提升。盡管車載產品驗證周期較消費電子更長,但公司已加大業務布局與投入力度,并在 2025 年股權激勵二期中明確設置了三年營收目標,為車載業務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在創新賽道布局上,芯瑞達將 AI+AR 眼鏡核心顯示技術與光機組件定位為種子業務,依托在 Mini/Micro-LED 領域的長期研發與工程化積累,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科研力量,重點攻關面向 AR-AI 顯示的 MicroLED 微顯示全彩化技術與核心光機。
聚燦光電:紅黃光項目放量,全年業績劍指新高
聚燦光電表示,備受關注的紅黃光項目進展顯著,該項目于 2025 年 1 月正式通線,僅用兩個月便實現從通線到小批量量產的突破,創下行業領先的建設速度。截至三季度末,紅黃光項目單月產量已突破 5 萬片,個別工序產能更是達到 8 萬片,項目推進順利且營收增量明顯。值得一提的是,其紅黃光產品良率表現優異,已可比肩甚至超越行業頭部企業,部分產品通過客戶驗證后已實現批量出貨。
面對新興技術發展浪潮,聚燦光電在前沿領域積極布局。在 Micro LED 技術領域,公司已投入研發資源開展前瞻性技術研究,積累核心人才與技術儲備,同時重點與客戶開展協同合作,部分合作產品已進入驗證階段,為后續市場啟動搶占先機。
針對 AI 與顯示技術融合的行業趨勢,公司依托現有產品在顯示、車載、可穿戴設備等場景的應用基礎,密切關注新興產業發展動態,積極挖掘與自身戰略、產品結構契合的業務機會,為未來市場拓展與產品升級奠定基礎。目前,公司生產的高亮度 LED 背光芯片可應用于手機、電視、車載屏幕等產品,Mini/Micro LED 直顯產品則適配新一代信息技術顯示市場,市場前景廣闊。
對于第四季度,公司基于供需關系持續改善的市場環境,持謹慎樂觀態度。展望全年,隨著紅黃光項目產能陸續釋放,疊加藍綠光業務協同銷售及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公司全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邁為股份:MLED整線設備獲認可,攜手雷曼共推產業升級
近日,蘇州邁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MLED整線設備解決方案項目達成合作。該整線設備計劃于今年年底交付至雷曼光電,將憑借高精度、高良率、高產能、經濟性等綜合優勢,助力雷曼光電打造點間距0.9mm的 “高清王冷屏大師”等新品,賦能其實現“超穩定、超高清、超節能、超冷屏、超舒適”五大核心優勢。

據了解,邁為股份MLED整線設備解決方案為邁為股份全球首創,目前已有成熟產線在客戶端實現穩定量產。且該整線方案已經完成0204小芯片+40μm GAP板材的驗證,整體良率達到99.9962%。此次與雷曼光電的正式合作,標志著該整線方案進一步獲得客戶認可與市場青睞,實現了批量訂單的重要突破。
該MLED整線設備(及工藝)解決方案基于『飛行刺晶技術』和『激光鍵合技術』全新技術路線,已成功實現全球首條P0.9375以下刺晶整線量產,同時獲得國家科技攻關專項支持,該方案具備『高精度、高良率、高產能、智能化、低占地面積、低運維成本』等優勢,以『穩、快、省』重構產品競爭力,尤其是下一代0306以下尺寸小芯片、玻璃基板產品升級的理想選擇,可為客戶帶來『低投資、高回報、可升級』的卓越價值。
該方案適用于Mini COB/COG直顯、Micro/Mini MIP直顯、Mini背光以及Mini MIP封裝等多種顯示產品和器件的生產,適配芯片尺寸微縮化和模組規格大拼板化的發展趨勢,采用料倉冗余技術,搭配自研MES系統,單條產線即可完成顯示模組燈面從轉移到焊接的全自動工藝需求。
標準產線全長37.2m,內含18臺飛行刺晶巨量轉移設備,分兩組并聯,單線UPH 4.14KK/H, P1.25 月產出 1300m²,占地面積僅為傳統工藝方案的1/2。
英唐智控:牽手歐摩威,MEMS技術叩開車載新賽道
2025 年 11 月 20 日,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市英唐極光微技術有限公司與歐摩威汽車電子(長春)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 LBS(激光束掃描)車載智能光應用的商業化落地與未來發展展開深度合作,歐摩威擬將其 LBS 項目的 MEMS 芯片定制開發及模組生產等核心業務交由深圳極光微承接,共同推動智能汽車光學交互場景的規模化應用。

歐摩威汽車電子(長春)有限公司為外國法人獨資企業,注冊資本超 10.94 億元人民幣,注冊于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業務覆蓋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智能車載設備研發與銷售、集成電路相關產品銷售等多個領域。經核查,歐摩威資信狀況良好,具備充分的履約能力,且與英唐智控及子公司無關聯關系。值得一提的是,2025 年深圳極光微已為歐摩威關聯方提供 NRE 服務,目前已履行合同金額達 45 萬元,為本次戰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而英唐智控旗下的深圳極光微在 MEMS 領域已構建核心競爭力。公司目前已形成從 MEMS 器件設計、制造到 LBS 全套系統開發的完整能力,建成了 MEMS 器件自動化生產線,具備規模化量產實力,其 4mm 規格產品已在工業領域成功實現量產。此次合作中,深圳極光微將憑借技術與產能優勢,為歐摩威提供全方位支持。
根據協議約定,雙方的合作將聚焦六大核心方向:在采購合作上,雙方將簽署意向采購書,具體采購數量、規格、價格及交貨期等細節以后續正式采購合同為準;深圳極光微將為歐摩威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并提供產品選型建議、技術文檔、培訓及售后技術支持等全流程服務,助力其順利完成 MEMS 器件的整機集成;產品開發方面,歐摩威計劃兩年內至少推出四款或一年內至少推出兩款新型 LBS 整機產品,深圳極光微將針對性定制開發 MEMS 芯片,全力配合其產品迭代計劃;市場拓展層面,雙方將整合行業資源與優勢,共同開拓國內外 LBS 市場,通過聯合參與展會、技術交流會等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供應鏈合作上,深圳極光微將按約定的質量標準和交貨期提供合格 MEMS 模組,歐摩威則及時反饋產品使用情況,助力乙方持續優化產品與服務;此外,雙方還將舉辦合作簽署儀式,邀請媒體及行業伙伴參與并發布相關 PR,擴大合作影響力,推動行業共同發展。
國科微:鴻蒙生態多點開花,8款芯片賦能千行百業
國科微近日在接受特定對象調研時,透露公司在鴻蒙生態合作方面交出了亮眼答卷。截至目前,公司旗下 8 款開源鴻蒙芯片平臺已成功實現智慧家庭、智慧視覺、智慧大屏及商業顯示等多行業的量產商用,成為鴻蒙生態建設的核心參與者與推動者。
在智慧家庭與教育領域,基于 GK6323V100C 芯片的社區共建硬件平臺已落地多個標桿項目,可支持超 50 款原生鴻蒙應用。該芯片憑借組件化部署帶來的極低內存占用優勢,成為鴻蒙生態星火實驗室首款開發平臺的搭載芯片,目前正加速推進更多智能家居產品開發。
智慧視覺領域,公司將超低功耗 AOV 方案及 30 余種音視頻 AI 算法全面移植至 OpenHarmony 5.1 系統,借助鴻蒙系統組件化與低延時設計,實現媒體通路時延降低 20%。當前,公司正與中國移動攜手,基于開源鴻蒙智慧視覺芯片平臺聯合開發太陽能攝像機、寵物陪伴機器人等創新產品。
針對智慧大屏場景,國科微攻克 OpenHarmony 4.0 版本系統級支持不足的行業痛點,完善視頻通話、網絡共享等 30 項核心功能,優化低延時白板、UI 快速響應等 12 項關鍵性能指標,使終端使用體驗比肩安卓系統。同時,公司首次在開源鴻蒙平臺實現對全國產音視頻標準的支持,為教育、會議等場景提供全棧安全解決方案。
商業顯示領域,依托鴻蒙軟總線技術構建的分布式顯示系統,基于國科微芯片開發的數字標牌主板已實現多屏內容同步、跨屏控制等核心功能,目前已成功落地商場導視屏、戶外廣告機等終端產品。未來,公司將持續加碼開源鴻蒙生態建設,與產業鏈伙伴共同推動生態規模擴容。
鴻合科技:海外業務謀新篇,啟動業務模式從設備商向方案商升級轉型
在海外業務拓展問題上,鴻合科技向投資者表示,公司明確了雙重推進策略。一方面,將在已布局的美國、歐洲、亞太、印度等成熟市場持續深化本土化運營,加大產品、人力及品牌資源投入,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積極開拓拉美、中東非等新興市場,挖掘全球業務增長新空間。
同時,鴻合科技透露,公司將啟動業務模式轉型,從傳統設備提供商向整體方案供應商升級,同步加快智能交互平板等核心產品的海外專項研發,并著力拓展 LED、STV 等新產品線及 Newline Signage Pro 相關業務,豐富海外市場產品矩陣,增強綜合競爭力。
雷曼光電:“高清王冷屏大師”爆紅,訂單量超預期
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日業績說明會上透露,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來自產品結構優化與精細化管理。雷曼光電持續聚焦 LED 主業,高毛利產品銷售占比顯著提升,同時通過嚴控費用等精細化運營措施降低成本,實現了盈利能力的實質性改善。在行業層面,COB 顯示技術于 2024 年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正從高端市場向中低端加速滲透,應用場景持續拓寬。
公司全新推出的雷曼高清王冷屏大師,依托靈影 AI 低功耗智顯、智衡超高精準控壓、玄甲底黑無損直顯三大核心技術,實現超穩定、超高清、超節能、超冷屏、超舒適五大優勢,以 “高性能 + 高性價比” 精準平衡效果與成本,適配全場景應用需求。該產品市場反響熱烈,11 月 11 日發布會結束之際,預訂數量已突破 12000㎡,遠超預期目標,雙 11 期間出貨價為 30000 元 / 平,成為推動公司增長的重要引擎。此外,公司家庭巨幕已形成 110、138、163 吋矩陣式產品結構,通過 AI 技術迭代優化與異業合作,在深圳、上海等核心城市落地線下巨幕體驗店,持續拓展家用超高清市場邊界。
在應用場景與合作布局上,雷曼光電亮點紛呈。公司作為央視總臺邀約的米蘭國際廣播中心 8K 超高清顯示設備供應商,提供的 275 吋 8K 超高清 Micro LED 大屏將服務于 2026 年米蘭冬奧會賽事直播,向全球展示中國顯示技術實力。同時,公司 Micro LED 大尺寸定制顯示產品及智慧一體機已廣泛應用于醫療領域,且是 LED 行業唯一的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伙伴,多元應用場景持續落地。海外市場方面,公司 Micro LED 像素引擎專利(PSE)已獲得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多國發明專利授權,全球化運營體系逐步完善,通過 “大客戶戰略 + 品牌渠道戰略 + 區域備庫戰略” 推動國際業務高質量增長。
亞世光電:電子紙成增長核心,越南基地擴產提速
亞世光電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日接受特定對象調研時透露,公司子公司奇新光電今年 4 月推出的電子紙芯產品,聚焦智慧零售(電子價簽)、智慧公交、智慧辦公、數字貨幣顯示卡等低功耗、護眼、可視化需求場景,目前核心訂單集中于電子價簽領域,合作客戶涵蓋行業知名企業。同時,公司正積極拓展海內外新客戶資源,相關合作洽談穩步推進。
業績表現方面,電子紙業務已成為公司增長核心動力:2024 年營收同比增長 142.84%,占總營收比例達 34.15%;2025 年上半年延續高增長態勢,收入同比增幅達 103.01%,營收占比進一步提升至 48.63%。盡管當前受越南工廠產能爬坡期運營成本較高、行業競爭等因素影響,該業務盈利暫未完全釋放,但隨著規模效應顯現及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此外,電子紙業務仍處于擴張階段,公司將在產能建設、技術研發等方面持續投入,以鞏固市場競爭力。
關于備受關注的越南工廠進展,公司介紹,目前越南基地 4 條電子紙生產線已實現量產,新增 2 條生產線也已于 11 月順利投產,當前整體處于產能爬坡階段,產能利用率正逐步提升。越南工廠的穩步運營,有效降低了公司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及物流成本,預計隨著產能完全釋放,公司整體毛利率將得到顯著改善,長期將持續優化整體成本結構。
在新興賽道布局上,公司正密切關注 AI 眼鏡等前瞻性技術及市場動態,其涉及的柔性顯示、低功耗顯示等技術方向,與公司在柔性光閥、電子紙等領域的技術儲備存在協同性,公司將結合自身核心能力,持續跟蹤行業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變化,積極探索參與相關領域的可能性。
佳禾智能:深耕AR/AI眼鏡賽道,為頭部品牌提供量產支持
在備受關注的 AR/AI 眼鏡業務領域,佳禾智能透露了積極進展。當前消費市場對 AR/AI 眼鏡的關注度持續升溫,品類發展潛力凸顯,佳禾智能對此高度看好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作為較早布局該領域且實現量產出貨的企業,公司目前已為影目、仙瞬等品牌商提供消費級 AR 產品生產服務,此外與其他客戶合作的 AR 眼鏡項目也已進入收尾階段,即將陸續量產上市。
安潔科技:AI 眼鏡量產供貨,多領域協同驅動國際化布局
安潔科技在近日投資者現場調研活動上透露,公司主營業務消費電子業務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安潔科技的精密功能件、精密結構件產品已構建覆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及一體機等智能終端的完整應用矩陣,與海內外眾多核心品牌客戶維持穩定戰略合作關系,為業務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在新興領域,公司已實現 AI 眼鏡相關產品的量產供貨,精準把握智能穿戴設備市場機遇。
國際化布局方面,安潔科技響應產業鏈全球化需求,海外生產基地建設成效顯著。目前泰國工廠、美國工廠已正式投入生產運營,成功實現多品種產品量產交付;越南工廠已完成主要客戶審廠認證等籌備工作,后續將快速推進投產進程。未來公司將持續提升國際化研發、生產及供應鏈布局能力,強化全球市場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業務成為重要增長引擎。安潔科技現已布局精密結構件、精密功能件、模組件及高壓連接線組件等產品,同時切入大功率無線充電系統領域,并深度布局氫燃料電池零部件業務,形成多元化產品線。后續公司將緊跟行業技術趨勢,通過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在鞏固現有客戶合作、爭取新品量產及份額提升的基礎上,加大國內外市場開發力度,持續拓展新客戶與新業務。
宸展光電:ODM 業務破局類消費市場,車載顯示盈利可期
關于車載顯示板塊盈利情況,公司表示,受泰國新工廠產能爬坡等因素影響,該板塊暫未實現盈利。后續公司將通過四大舉措推動盈利改善:聚焦中美新能源頭部客戶,提升供應占比;把握行業趨勢,拓展車載顯示新產品線;整合集團資源,發揮協同效應;優化組織架構,激發員工潛能,全面提升板塊營收貢獻與盈利能力。
在業務拓展方面,公司 ODM 板塊自 2024 年起積極發力類消費行業,目前已與某全球知名數位板跨國公司達成合作,相關產品順利量產并推向終端市場,收獲超預期訂單反饋。面對 AI 等新技術帶來的行業變革,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已在智慧零售、智能座艙、智慧金融和工控等領域完成全球布局,未來將重點挖掘新行業應用機會,尋求業務新增長點。
偉時電子:高附加值產品引領增長,車載顯示與 Mini-LED 雙輪驅動
偉時電子在近日業績說明會上透露,公司順應行業趨勢加大新產品與新客戶開發力度,在手定點項目儲備充足,多款新增產品已實現量產,為營業收入增長奠定堅實基礎。目前,公司昆山二期、淮安及越南三大生產基地正處于建設推進階段,未來隨著各基地逐步建成投產,產能將持續釋放,疊加產品與客戶開發成果的逐步兌現,公司營收有望實現持續增長,盈利水平也將穩步改善。
在盈利能力提升方面,公司制定了多維優化策略。產品結構上,重點推進大尺寸背光顯示模組、Mini-LED 產品、異形屏等差異化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同時通過淮安輕量化車載新型顯示組件項目建設提升產品內制率,進一步拓寬利潤空間;生產管理上,以自動化升級、生產工藝優化、員工操作規范化為抓手,持續提升生產效率與管理精細度。此外,公司在深耕車載顯示核心業務的同時,積極布局數碼相機、VR、游戲機等高端消費類產品領域,構建多元化盈利增長極。
德賽西威:海外產能與訂單雙豐收,智能駕駛蓄勢待發
在國際化拓展方面,德賽西威進展顯著。目前已成功斬獲 TOYOTA、STELLANTIS、VOLKSWAGEN、AUDI、HONDA 等全球知名車企的新項目訂單,合作覆蓋主流汽車品牌矩陣。
產能布局上,德國工廠已順利投入生產運營,西班牙工廠預計于 2025 年底竣工,2026 年起將正式向客戶供應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智能化核心產品,進一步完善全球生產服務網絡。
針對智能駕駛新規逐步落地的行業趨勢,德賽西威表示,新規提出的更高要求將加速高性能、高安全性配置的裝車進程。公司以大算力、高帶寬、大模型為技術前提,構建全方位安全冗余架構,同時強化安全體系能力建設,通過多重保障確保輔助駕駛功能的可靠性,持續夯實智能駕駛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結語:從 Micro-LED 技術實現量產突破,到 AR/AI 眼鏡產業鏈加速成熟;從車載顯示迎來黃金增長期,到電子紙應用場景全面拓展,這些企業正以技術創新為引擎,在全球顯示產業格局中搶占制高點,共同開啟智能視覺時代的新篇章。
這 15 家企業的戰略布局與技術突破,不僅彰顯了中國顯示產業從 "跟跑" 到 "并跑" 再到部分領域 "領跑" 的跨越式發展,更預示著一個以 "顯示無處不在、智能觸手可及" 為特征的全新時代即將到來。隨著 AI 與顯示技術深度融合、Micro/Mini-LED 產業化加速、AR/VR 設備走向消費級市場,這些企業將持續引領行業變革,在全球舞臺上綻放 "中國智造" 的獨特魅力,為構建數字經濟新生態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飛利浦LED屏
聯建光電LED屏
威創小間距
洲明小間距
AET小間距
奧拓LED屏
aoc
青松光電LED屏
WAP手機版
建議反饋
官方微博
微信掃一掃
Pj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