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级不卡_午放福利视频在线播放_天天干天天草_日韩欧美一区在线

搜索新聞

談3D投影顯示技術兩種實現方式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12-06-04 作者:佚名

    對于3D投影顯示技術而言按照最終的實現方式主要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實現方式,在多通道邊緣融合立體投影系統中也是一樣的,被動式立體投影發展較早,早期的借助雙眼分色的紅藍紅綠被動投影,到后來的線偏振和圓偏振3D立體投影技術都可以被認為是被動式3D解決方案。

    被動立體投影系統

    被動投影的優勢對用戶眼鏡要求低只需要價格低廉的偏振片眼鏡,沒有同步要求,對投影單臺傳輸帶寬要求不高,只需要普通的60Hz投影系統即可,但是大多數被動投影需要借助更多臺的投影機(一般為投影通道數的兩倍,也有部分技術可以減少如 RealD技術,利用偏振結合專利的z-screen但是其代價高昂,應用也有不少限制),更多通道的融合機,同時對幕布系統的要求高,比較適合于觀眾數量比較多的場合。

    被動3D系統也有獨特的優勢,由于運用兩個投影的迭加,光強比較容易做好,同時眼鏡的成本優勢大,如果觀眾人數達到上百人的場合,被動投影的優勢就體現出來。同時被動投影的眼鏡可以做到很輕薄,有利于觀眾佩戴,回收使用成本也低。

    主動式立體投影系統

    主動式投影系統近年來發展迅速,主要得益于Nvidia的3D vision和TI的DLP-link技術的推廣使得主動投影技術逐漸成為一種主流技術配置,大大降低了立體投影的門檻。

    主動立體技術要求觀眾佩戴采用主動快門的眼鏡眼鏡,配合能夠支持120Hz輸入的主動立體投影機,主動立體技術對環境依賴較低,在相同條件下的 實現效果更加優秀,同時主動立體技術不需要被動偏振技術所必須的金屬非極化幕布系統,環境依賴性低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而且金屬幕布一般增益高,在邊緣融合系統中高增益率容易造成可視角下降帶來的融合帶可見問題,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多通道被動立體融合的效果。主動立體投影由于采用了單接口120Hz輸入,因此工作在非3D內容模式時自動就變成2D顯示,不會出現被動立體在2D顯示時還需設置或軟件彌補的問題。

    但是在結合主動立體進行多通道邊緣融合時,無論是3D vision還是DLP-link技術的核心都是采用120Hz刷新率的高帶寬圖像,由于對硬件處理能力提出了高出一倍的要求,用戶在選擇時一定要注意其處理能力是真正能實現全通道120Hz的全帶寬處理。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表評論